2022年5月9日,富平縣公安局舉行“背包警務”啟動儀式。圖為住村民警背起背包,登車動身。
7月23日,美原派出所民警董鵬、李宗仁在住村時期,入戶走訪,排查分歧糾紛,宣傳防備電信網絡詐騙知識。
比年來,富平縣公安局堅持和提高新年代“楓橋履歷”,不休深化“一村一警”事情,將警務陣地向下層延伸,突出抓好選人、辦理、辦事、保證“四個關隘”,踏實做好分歧糾紛化解、治安防備、辦事群眾、寧靜宣傳等事情。自客歲5月起,該局開頭推行“背包警務”住村事情新辦法,寬大民警打起背包,進村入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作,面劈面辦事群眾,一心一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初冬時節,天剛蒙蒙亮,風吹得柿樹沙沙作響。在渭南市富平縣公安局宮里派出所,值班宿舍的燈早早地亮了起來。副所長盛峰正在井井有條地拾掇著本人的行李,依次裝入事情臺賬、數據包、洗漱用品……早上6點支配,盛峰打好背包,提上一摞印有冬天防火知識的宣傳單,開頭了他本月在董村的第二次“背包警務”事情。
進百家門 訪百家情
啥是“背包警務”?
盛峰報告記者,“背包警務”就是派出所全體民警每次入住不同村組、不同群眾家中,為群眾紓困解難。“我們要做到‘十清晰、六熟習’,把握轄區‘人、地、事、物、構造’等治安要素,與群眾面劈面交換,深開學習群眾言語和辦事辦法,進一步改良分歧糾紛調處辦法辦法。”盛峰說。
“老哥,這次又得貧苦你了?!?/span>
“不貧苦,我沒鎖門,你啥時分來都行?!?/span>
11月15日8時許,盛峰在董村村民田超鵬的家門口拉著家常。
盛峰邊走邊報告記者:“我們尋常住在平常閑置的屋子,盡力不打擾群眾的正常生存。經過事情不休拉近與他們的距離,了解他們的需求,化解分歧糾紛。”
8時30分,盛峰整理好帶來的被褥后,從背包里拿出冬天防火和防備網絡詐騙宣傳單,開頭了事情。
“瑣事比力多,但是不及時處理,小分歧就有約莫成為大成績。另有一些潛伏的糾紛,都是經過閑談發覺的。”盛峰報告記者,他們所里有一張民警手繪的轄區輿圖,輿圖上有每一戶的基本信息和不同需求,這些都是民警經過“背包警務”一句句問出來、一步步走出來、一點點畫出來的。
“我們經過‘背包警務’事情辦法,深化14個行政村舉行實地勘查,制出一張可視化治安平面防控圖,掩蓋轄區78平方公里?!睂m里派出所所長王寧報告記者,富平縣宮里派出所統領的北部沿山一帶路途坎坷難行,小路、岔路浩繁,一旦走錯路口,屢屢在山溝里繞半天還找不到群眾報警的準確地點。在實踐事情中,可視化治安平面防控圖既便利了民警出警尋路,還能協助派出所團結實踐增設警務室、便民戶籍室,讓周邊4萬余名群眾得了實惠。
嘮家常事 解百家憂
一座農家小院,一張木桌,幾條板凳,一壺熱茶,一席懇談;與群眾融為一體,向群眾宣講干系政策及執法法例、寧靜防備知識;送辦事,聽意見,交伙伴,解民憂。自打“背包警務”住村事情展開以來,如此的場景時常在富平縣的鄉村里顯現。
富平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康西平報告記者,該局依照“優中選優,強中選強”理念,選派政治本質過硬、構造和諧才能強、事情踏實肯干的警務職員進駐下層一線,推進警力下沉,在全縣16個派出所推行“背包警務”住村事情機制。
“別看都是家長里短,咱打著背包住到群眾身邊,事情也更容易干到群眾內心。”面臨采訪,老廟派出所民警李振鐸給記者講起了一件讓本人印象深入的事。那是2月14日,一大早,李振鐸驅車30公里分開岳白村展開住村事情。剛給村支書報了到,村支書的電話就響了起來:“我家屋里6000塊錢不見了,是不是被偷了,這可咋辦呀?”電話那頭,村民劉某焦急萬分。“走,看看去。”李振鐸說。
不到五分鐘,兩人就到了現場。簡便了解情況后,李振鐸顛末現場勘查,分析家里沒有進賊跡象,錢應該還在屋里。顛末仔細查找,很快他們就在寢室柜子里找見了那“不翼而飛”的財帛。
劉某興奮地握住李振鐸的手說:“怪我大意了,貧苦你們了。原本想著派出所民警最少一個小時才干趕到,沒想到警員就住在我們身邊,太有寧靜感了?!薄白源蚰翘炱穑以诖謇锸虑?,不少同親都主動給我反應情況。我以為本人就是村里的一員。”李振鐸說。
“背包警務”住村事情不僅為民辦實事,還能為群眾解開“心結”。
2022年6月初,東華派出所副所長焦延在富平縣東華街道元良村住村時,和村里一名八十歲的白叟聊地利得知,白叟有一個患有精力疾病的弟弟,10年前走失,當年只是本人家人沒有找到就丟棄了,也沒有報警。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再見到弟弟。
焦延了解干系情況后,敏捷展開觀察事情。在干系部分的共同下,顛末多方比對接洽,終于在甘肅省慶陽市接濟辦理站找到了失散職員劉某。
2023年8月,劉某回到了故鄉,劉某的哥哥流下了淚水,連連感激民警,了卻了他多年的希望。
“做好群眾事情沒有竅門,就是多走動,以心換心,用腳板走出與群眾的情感……”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富平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吳新利說。
警民交融 安全共建
“每次看到住村民警在村口顯現,就以為內心踏實。”走進蘭山村的村民小組,當記者問起對“背包警務”的以為,很多群眾如此表達本人的了解。
在富平縣,“背包警務”事情不僅在鄉村展開,在工地、廠房相反能看到民警的身影。
“為了我們的事變你們前前后后跑了這么久,我們打心底里感激你們。這面錦旗你們一定得收下?!?月21日陰歷除夜,在東華派出所門口,產生了一幕背著行李送錦旗的動人場景。
此前一周,民警史煒在富閻新區一處在建工地展開“背包警務”事情時,發覺工人們會萃在一同。工地賣力人報告民警:“由于在算賬時工程量沒有告竣一律,兩邊產生糾紛?!?/span>
隨后,史煒在走訪觀察時發覺,這些工人們大冬天蓋著薄被子,也沒有采暖辦法,生存條件十分艱苦。
第二天,史煒就公費買來米、面、爐子,給工人們送去,和他們一同合伙用飯,住在工地,開頭了他的“背包警務”事情。
處理成績,起主要把內幕搞清,賬務不清,那就先算賬。從那天開頭,這個工地上就顯現了一個穿著警服的“管帳員”。
史煒一邊在工人的住處拿著本子,一點一點給他們計工、算方量,一邊把算好的賬目與開發商查對。
四天后,“兩頭跑”的史煒終于在大年二十九讓工人們把錢拿到了手里。
為了感激民警的積極,外來務工的人們硬是比及把錦旗做好,切身送到民警手里之后,才安心坐車回家過年。
在推進“背包警務”事情的同時,富平縣公安局還創新實行“微警務”,創建住村民警、社區村組干部、物業賣力人等200余人的安全共建微信群,積極倡導“紅袖章”群防群治力氣,展開聯防聯控,加大重點部位及案件高發地區的巡查力度和密度,特別是加強夜間重點路段和治安盲點的巡防,全盤提升見警率、管事率、震懾力。
據了解,本年以來,富平縣公安局“背包警務”住村事情共住村3281人次,化解分歧823起,辦事群眾10386人次,入戶52061戶,發放宣傳單68613份。本年以來,富平縣159個村(社區)完成零發案。全縣治安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0.6%,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6.27%。
泉源:西部法制報 記者 高虎 張建鋒 通訊員 王永立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4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