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劇《英歌》:是英歌,但不止于舞

時間:2023-11-15 20:39:52 閱讀:9

小舞劇《英歌》:是英歌,但不止于舞

南方網訊 11月10日至11日,小舞劇《英歌》在廣州蓓蕾劇院《舞韻嶺南》舞蹈劇場公演。這部在剛落幕的第八屆嶺南舞蹈大賽中取得多項金獎的舞劇,賽后初次公演便取得熱烈的反應,現場不少觀眾看紅了眼眶。

從春節開頭,英歌舞的熱度已持續將近一年,這一潮汕的傳統非遺文明,在全省、舉國遭到眷注和喜好。在大大多觀眾以前熟習“英歌舞”的情況下,《英歌》憑什么動人?

舞:剛柔并濟,深心情人

《英歌》天然是“英歌舞”的“英歌”。

小舞劇保存了英歌舞最動人的特點:熱情洶涌、血氣方剛。我們能在《英歌》里看到舞棒齊輝的氣勢,聽到鑼鼓熱血的節奏。

但《英歌》做了創新和交融:融進了委婉的氣韻,悠長的情思,剛柔并濟,以心情人。

舞腳本身的特點決定道具無法冗雜,于是英歌棒、燈籠、木箕等道具極盡其用。第二個舞段“出花圃”里,女演員們手持圓環,意味成人儀式使用的木箕。而女主演手中的圓環做了鏡面計劃,鏡面隨著舞蹈舉措的掀開而轉動,將舞臺的側光投射至上方,劇場的空間一下子被拉高拉長,觀眾仰頭便能看到跳動的光。在舞段將近完畢時,鏡面照出了男演員慘白的發、錯愕的臉,從追念中驚醒的懊喪、“少小離家老大回”的鄉愁也都被明晰映照出來。順眼的不僅是舞蹈本事,更是每一個舉措里多重的心情:流浪的心傷、故鄉難離的蜜意。

?。弘x鄉與返鄉,潮汕的母題表達

《英歌》不止于英歌舞。作為舞劇,其“劇”的完成度極高。

在英歌舞的大布局里,《英歌》嵌進了出花圃等潮汕習俗,也嵌進了潮汕人從離鄉到返鄉的拼搏歷程。25分鐘的上演里沒有一句臺詞,但轉達的信息量極大:每一個舞段都是英歌舞,但又有不同寓意。英歌棒一物多用,成了牛肉丸、潮州木雕的制造東西。男主演在每個舞段里,都履歷了從“傍觀”到“融入”的身份厘革,既與他作為追念者的視角一律,又可以了解為他在每個場景里“學徒”身份的體現,展現的是每一項武藝從生疏到熟稔的歷程,是潮汕人的勤學和發憤。當他終極接過英歌棒,我們曉得,他在離鄉的光陰里已學會諸多武藝。

上演定格在如此一幕:煙火燃起,鑼鼓聲響,游子歸家,英歌舞起。離鄉到返鄉,如此的敘事與潮汕題材天然有著心情和布局上的契合?!队⒏琛冯m小,創作的內在卻深沉:它踏實依托于嶺南鄉土,也真實展現了嶺南鄉土。

記者 金哲華 圖片由劇方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39575.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