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四杰指的是什么(唐四杰指的是什么)

時間:2022-11-15 13:22:44 閱讀:61

北疆四杰詳細介紹

1、綠洲白楊

有綠洲必有白楊,白楊似乎是綠洲的指示牌?!案吒叩陌讞畎ヅ懦尚?,美麗的白云在飛翔?!边@是王洛賓唱過的白楊。還有茅盾寫過的《白楊禮贊》,那是一篇妙文,寫出了新疆白楊獨具的品格。

它是團結的象征。

在它筆直的主干上,所有的枝條緊密圍繞,紛紛向上,決無一枝斜逸旁出。它緊密圍繞主干的目的,是為了抵御風沙,它懂得,不團結就不能生存。

它只能橫站成排,像邊防線上的士兵;豎立成行,像出征的隊伍;腰桿挺直,像偉岸的勇士;枝臂收攏,像欲飛的大鷹。它沒有辦法去“疏影橫斜”呀,因為綠洲是危地;它沒有條件去“暗香浮動”,因為風沙常襲來。

在沙漠的邊緣,綠洲是這樣一種存在:它脆如花蕾,薄如蟬翼,美如夢幻,堅如圍城。

圍繞并保護它的,就是白楊。白楊如不具備這種團結向上的品格,行嗎?

有白楊才有綠洲。

2、戈壁紅柳

在植物的族譜上,紅柳的確是太不名貴。它是既不名,也不貴,地道的草根一族。草木中的最普通、最低微的勞動者。

然而所謂的“名”和“貴”是植物原有的嗎?不是,是人類社會根據自己的判斷制定的?!懊薄百F”是人眼里的,不是自然本色。

但是紅柳卻是奉獻精神的實證。

你看,在草不能綠的戈壁,它生根;在花不肯開的戈壁,它成長。它不祈求雨,也不巴結風,它相信自己的適應性和堅韌性。紅柳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無神論者,它說:“從來就沒有什么神仙皇帝,一切全靠我們自己!”

正是這樣,在茫茫戈壁,紅柳與風較量,狂風把一團紅柳連根拔起,吹得團團旋轉,像一只滿地翻滾的刺猬。后來風停了,紅柳落在哪里,就在哪里重新扎下根。它等待一場雨。

不管多久,只需一陣雨,紅柳就能長成一頭駱駝!多么高大,多么漂亮,這是紅柳嗎?沒錯,正是它,一棵,兩棵,一萬棵,一百萬棵,正是它們把戈壁變成了綠色海洋。

當它死了,人們挖出了它的根——巨蟒一般深深扎入土地的深褐色塊莖,非常結實,非常耐燒,人們看到了它的骨頭。

它用自己的骨頭在戈壁上寫下了格言:地球上沒有應該遺棄的地方,只有可能被淘汰的物種。

3、天山雪松

“一池濃墨盛硯底,萬木長毫挺筆端?!边@是郭沫若先生當年留在天池的詩句,以小喻大,以近喻遠,詩之技法。

天山雪松確實是高大的,遮天蔽日,蒼茫無際。只有它,配得上綿亙1600公里的大天山,然而它也只能算是天山身上的叢叢汗毛。

雪松是高貴化身。

生在山的懷抱,長在雪的沿線,看哪,挺拔,傲岸,雄健,有型!這些群峰間的美男子,風雪中的偉丈夫,站得高,所以挺拔;境界大,所以壯美。

遠離了塵世,但并非為了當隱士。隱士是孤獨的,而雪松卻是站滿峽谷陰坡,如同列陣待命出擊的長矛騎兵。在山谷間,它們聆聽著風的腳步,有獻身精神,不時為塵世輸送上好的木材。

冬日大雪之下,雪松銀裝素裹,連睫毛上都挑著雪花。這時候,那才叫莊嚴肅穆,仿佛這些高大的騎士一瞬間變成了沉思的哲人。靜靜地,沒有一絲風,一聲不小心的咳嗽,都可能引發雪崩。

它們在思考什么?這些偉岸的思想家。思想在雪線上應該更純凈,更渾遠,更包容。

它是不是應該成為一種表率呢?是不是未來這塊地域上人的典范呢?新疆人應該長成雪松那樣才好。

4、沙漠胡楊

從某種視覺效果上看,沙漠和大海差別不大——都一望無際,都波浪起伏,如此,在沙漠之海上,那些密如進港船桅的,是它們;還有那傾斜如欲沉沒的船只的,也是它。

胡楊胡楊,宇宙洪荒;胡楊胡楊,千古流芳。

它就住在“死亡之?!崩?,結果奇怪的是,它比誰都活得久長。可以說它是在死亡的懷抱里獲得了永生,這真是一個偉大的邏輯。

這些大片的胡楊正在這塊無人問津的荒原上空度歲月,縱有千姿百態,無人觀賞。時光的足跡留在它們身上,不少高大的胡楊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枝葉依然綠意蓬勃。

它死了,它活著。

在它一身之上也許疊合了祖孫數十代,數百代,上一代的尸體就成了下一代的土壤。它這樣延續,它這樣存在,它這樣與漫長的時間對抗,以求不朽。

終于,人們認識了它,仿佛重新認識了生命的刻度。它在時間里的刻度是這樣:“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北疆四杰指的是什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3733.html

標簽:唐四杰 北疆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