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曉民
民國廿六年,東瀛矮子打過來,殺人縱火真蠻橫。
上心著力氣,有鈿出銅鈿,團結起來趕出東瀛兵。
采訪抗戰見證白叟
【親歷者口述】
任菊寶:
小時分因家貧,6歲就送給做買賣開店的王店李家做丫頭,日本人來的時分僅有9歲。那年,日本人飛機丟炸彈炸鐵路洋橋,我和家人躲在壓著棉被的八仙桌底下,嚇得索索哆嗦。
聽大人們說,鎮中村農夫任文貴的阿姐想到王店街上去買東西,要途經鐵路,在原海鷗電扇廠四周被炸死了。厥后我隨著李家的大人搖船逃難到鄉下去開店。
親歷者:任菊寶,女,87歲
黃珠寶:
家住新民大隊(現寶華村)條家浜。日本人來的時分僅有5歲。日本人丟炸彈,從南梅村的大洋橋不休丟到新民村賈家洋橋,我和大人們躲在壙墩里。
5歲那年(1939年),隨著大人逃難,田里的農溝跨不外,只好爬已往,不休逃到桐鄉的屠甸。
親歷者:黃珠寶,女,83歲
氣勢洶洶,狂轟濫炸王店鎮
據《王店鎮志》紀錄,日軍打劫王店鎮之前,先一連派飛機轟炸。
民國26年(1937)8月18日,日軍轟炸機3架,在火車站鐵路四周扔下炸彈3枚,炸毀沈家街樓1幢,鎮民紛繁四散逃難。
最大的一次轟炸是同年10月18日,日軍的一批轟炸機共投下70余枚炸彈,炸毀鐵軌1段、扳道房1座、火車機頭1部、車廂2節。車廂被炸后,烈火熄滅整整兩天。車廂內裝有上海永康公司的大批餅干和棉衣,盡被燒毀。
糧管所退休職工張永年聽白叟提及過,有一顆炸彈落在一戶人家的院子里沒有爆炸,只構成了一個很大的坑,這戶人家的主人嚇得不敢住在家里,不休比及啞掉的炸彈起出后才敢回家。
時任嘉興縣縣長的王梓良在《嘉興縣抗戰紀略》中記敘:“民國26年(1937)8月18日,敵機三架在王店投三彈,一落草白場,一落朱干泰布莊前市河中,一落外飏旗。10月18日,敵機又在王店投彈?!?/span>
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杜興寶
放縱縱火,燒毀民房古修建
69歲的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杜興寶曾到場了抗戰觀察,在她的條記本上紀錄了日軍打劫王店時期犯下的惡行:民國27年(1938)4月30日,日軍縱火燒毀了位于籪橋四周的清代修建、俗稱“六角亭”的文昌閣,由于這里是鎮東鄉公所的駐地。
期堂寺(現輕工機器廠宿舍處) 是事先的王店區州里團結事情處及王店公安局駐地,日軍的一把火將整座大殿燒毀,王三囡的舅爹正在期堂寺守廟,也被活活燒死,四周住民住屋20多間也連帶燒毀。
大橋弄南圣堂主殿(現輕工機器廠內)和關帝廟也一同被燒毀。民國29年(1940)8月29日,日軍與抗日游擊隊交兵,又開頭燒房,這次縱火,從南塘燒到財神弄,北塘燒到石檻弄,西面燒到塘橋街,東面燒到張家弄,共燒去店屋100余間。
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錢李仁的大媽因來不及逃離也葬身火海,連尸骨都無從尋覓。據白叟反應,事先駐鎮日軍欲將全鎮東西整條街燒毀,后因留日畫家施定夫出頭討情,才得以幸免。
黃珠寶也說:日本人在賈家洋橋筑了炮臺,土匪(游擊隊)常常穿了蓑衣,戴著斗笠打扮成老百姓去殺日本鬼子,東瀛人猜疑游擊隊就隱避在四周村坊里,便將條家浜、王家浜、園子浜、三姑廟等幾個村坊縱火燒掉,老百姓女的嚇取得處逃難,男的撲倒在四周的蠶豆地里不敢轉動,眼睜睜看著本人的屋子被燒,不休到鬼子分開后才敢去救火。
“東瀛人來的第二年,從南梅的大洋橋不休燒到紅聯的大橋村,鐵路沿線的屋子都縱火燒掉了。那年恰好發激流,木橋被淹鬼子不克不及通行,以是橋西有幾家屋子才沒有遭殃。”
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蔡洪濤
修建炮臺,湊合抗日游擊隊
日軍為了保護占領的滬杭鐵路,于1938年10月在王店修建了炮臺。
據67歲的退休教員、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蔡洪濤統計,日寇制作的炮臺鎮上有101號鐵路橋邊、鎮西塘橋頭、鎮東籪橋邊以及火車站月臺邊,鎮郊有南梅村大洋橋邊、寶華村賈家洋橋邊和螞蝗塘橋火車站邊等多處。
修建炮臺所用磚石、梁柱都是拆毀民房和一局部公用辦法而取,嚴肅的孫中山懷念堂也被日軍拆去用作構筑炮臺。筑炮臺所用勞力都是強拉來的老百姓,凡途經哨卡的“良民”都要被拉去最少得洗刷數十塊磚頭才肯放行。
平常更是隨意強拉民伕為日軍做夫役,挑水、拖地板、扛抬重物、搬運彈藥等,樣樣不落空。為了不使抗日步隊從旱路打擊,日寇沿塘河濱筑起了關閉性籬笆,其勞力也是強拉來的百姓。
在構筑炮臺的同時,日寇還拆毀了超過在長水塘上的新塘橋。
現年86歲的張有年白叟報告采訪他的文史研討事情者錢水觀說,新塘橋是一座七孔梁式大石橋,1939年,駐扎在泰石橋的周問寰抗日武裝常常經過新塘橋去毀壞被鬼子占領的滬杭鐵路錢,日寇得知后,即派工兵撬掉了該橋東邊兩個孔的橋面石,自此新塘橋成了一座無法通行的斷橋。
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錢水觀
滅盡天性,殘殺無辜老百姓
杜新寶說,日寇占領王店后,不僅為所欲為抓人、打人,并且肆意殘殺無辜百姓,其行兇辦法慘不忍睹。
“陳恒泰”米行學徒時康再被漢奸誣告后,日軍先將他關押在木籠里示眾,然后拉到石廟四周,強令他挖好泥潭,再將他推下去生坑,同時被生坑的另有修鐘表的王阿毛。據白叟黃會龍追念,日寇在中山廳(現三建公司內)四周也曾挖坑生坑一布衣。
任菊寶事先聽大人們說,民國27年(1938)5月間,有3位江蘇船民因送貨深夜搖船進王店,在六角亭四周被日軍刺刀戳死,貨船被燒毀。鎮郊觀鳥窠的一個農夫在石廟四周摘新蠶豆,日寇硬說他是“支那兵”,被戳死在鐵路邊炮樓前。
另一個到鎮上購物的農夫也無故被戳死在中山廳四周。外號叫“糙皮阿大”的白叟已60多歲了,這天要到街上去買豆腐,因腿殘只能坐在小矮凳上徐徐挪動,日軍見了就把他槍殺在鎮東光芒橋處。
65歲的王店鎮文史研討事情者錢水觀也紀錄了一件由遇害者侄女控告的日寇暴虐惡行:
螞橋村陳家橋有個叫池海寶的農夫被抓伕去夜間看鐵路,為鬼子送路牌。這天他因家中有事脫不了身,弟弟池會寶曉得后對哥哥說,今天我代你去吧,哥哥也就允許了。
就在這天夜里,池會寶本人半夜送了半夜的路牌,等天快亮時以為十分倦怠,就在鐵路路基下抽了一支煙。這時恰好有兩個鬼子來查哨,他們發覺鐵路下有個小紅點,隨即開了兩槍,后果池會寶被打中了肩部,日本鬼子用手電筒一照,看到是個值班送路牌的,不僅不救,反而把他拖到鐵路的路基上,再扔到河濱的石頭上就走了。
這時天有點亮了,看到鬼子往北走后,一同的值班同事立刻托人帶信給池會寶的哥哥,比及他的哥哥帶了幾個相鄰過去時,池會寶以前不可了,各位含著眼淚不知所措地把他抬回家,傷口另有血在流出來,親人們沒有辦法,就用棉花堵住傷口,隨后就斷了氣。
池會寶的妻子登時哀思欲絕,就和死去的男人一同睡在門板上。顛末幾天幾夜的精力折磨,池會寶的妻子終于精力反常,整天瘋瘋癲癲的,還把幼小的孩子放在水缸里叫他游泳,最初被淹死了。
無惡不作,摧殘良家婦女
日軍無惡不作,幾乎走到何處,奸騙到何處,被摧殘的婦女不可勝數,婦女見日寇如遇虎狼。
任菊寶白叟說,當年我常聽大人們提及過,施定夫的媳婦(施承德母親)在街上走,兩個東瀛兵一邊叫著“花小姐”一邊追逐,不休追到她的家里,那天當地的日軍嘍羅恰幸而拜候施定夫,礙于體面,日軍嘍羅打了兩個鬼子的耳光,又叫他們買了鞭炮燃放并致歉。
但平凡百姓就沒有如此好的機會了,有一天,一個鬼子兵在街上碰到一個姓王的小姐,就跟蹤追到王家試圖強奸她,這事被鄰人曹僧人察覺,曹即協助王家小姐逃脫了,鬼子見“功德”未成,竟野性大發地將曹僧人毒打到吐血而死。黃珠寶在邊上插話說,鎮中村15隊沈志泉的母親也是被日本人奸污的。
杜興寶指出,民國27年(1938)初,駐扎王店鎮的日軍在徐大屋子(現為王店煙糖公司)設立慰安所,即軍勾欄,日軍四出強抓民婦10余人,關在慰安所里,供日軍恣意玩弄、奸騙,幾多良家婦女被他們糟塌。
打劫財物,為侵襲戰爭辦事
據蔡洪濤統計,王店陷落伍,日軍所需糧、布、柴等平常生存用品皆從官方搜括得來,其搜括伎倆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是征購軍米。日軍為了強征軍米,在王店鎮一帶設置軍米征購點,劃定農戶每畝稻谷征購軍米8斗,軍米價格以時價打對半盤算,假如違反征米劃定即處以重罰。
二是設工場、農場。日軍與汪偽政權勾搭,舉行棉織工場、樹模農場、物資貨倉,以便宜勞力從事消費,從中搜括多量財物。由日偽構造建立的中國互助社兩嘉特別區支社在王店一帶設立了9處分社,王店分社即分管工場、農場搜刮財物之事。
三是強購柴火。“購”只是情勢,實踐上就是擄掠。有一越日寇強行向一柴行購柴,柴行主徐玉林因日軍半購半搶,虧本過大,回絕出賣,日軍就將他毒打一頓,并關到駐地,直到全鎮柴業主及職工罷市3天賦被放出來。而日軍強購柴火照舊舉行,使柴業主無法持續策劃,嚴峻影響了全鎮住民的平常生存。
日軍還在鎮上開設所謂的“戒煙所”,但是是公開賣鴉片,以搜括財帛。
據《嘉興市抗戰時期生齒傷亡和產業喪失調研報告》紀錄,民國二十七年(1938)2月,日軍偷取浙江場合銀行王店貨倉財物10000元,還劫走王店鎮農夫銀行事情處財物。
奮發反抗,誓報國仇家恨
面臨日軍暴行,王店鎮大眾群情激怒,紛繁起來抗擊日軍,為親人報仇雪恨。
據杜興寶抗日觀察條記紀錄:民國27年(1938)3月間,在籪橋北岸炮樓邊,有一妝扮成農夫容貌的壯漢,趁鬼子哨兵跳上四周民船放下槍搶枇杷吃時,隨手將哨兵的步槍拿走,轉剎時散失在曠野里。
同日,抗日游擊隊在鎮東南方弄口攫取日軍哨兵所握步槍時,產生兇悍打斗。游擊隊員情急智生,開槍打死哨兵,并在鎮民的保護下安然撤離。小販馬德虎,平常對日軍暴虐行徑切齒腐心,一天,他在塘橋上忽然猛撲日軍一哨兵,奪得步槍一枝,并奮力將哨兵推入長水塘。事后,馬德虎帶槍到場了四周的抗日游擊隊。
王梓良在《嘉興縣抗戰紀略》中提到,長水塘西岸的漁民姚二嬸媽曾多次為游擊隊送諜報、帶路。她常常察看日軍情況轉達抗日游擊隊,并切身搖著漁船運送游擊隊員。
有一次,姚二嬸媽在帶領游擊隊員過鐵路時,因不慎身觸日軍所設電網而癱瘓不起,但她又倡導其他漁民送諜報。保長鄭文彬在為國軍一九二師引路時被仇人察覺慘遭殺害,該交通線遂一時中綴。
今后凡有抗日步隊交往途經王店車站的,由保長沈天生賣力,途經官灘漾西的則由保長杜興官賣力,杜厥后被漢奸張昭等所害。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一月七日,嘉興縣黨部為毀壞敵偽清鄉,派抗日兵士扮裝潛入王店鐵路西的偽警所,擊殺了偽警所長潘老虎。
上海《申報》對王店鎮一帶的抗日活動十分眷注,常常有相似報道見諸報端,現錄此中三則。
1938年6月24日:“我某部二十二日進襲滬杭路王店、蓮花橋(即群眾所稱“大洋橋”,筆者注)四周鐵路沿線之敵,敵守兵退守王店及蓮花橋兩據點,我當將該處鐵軌毀壞二公里,并炸毀鐵橋一座。夜晚九時許,敵由嘉興增援二百余,會合王店、蓮花橋之敵向我夾攻,戰約二小時,斃敵百余,我傷亡九名?!?/span>
1939年2月5日:“一日晨,華軍某部由依據地動身,進襲滬杭鐵路沿線王店鎮的日軍兵營及護路道房之鐵道隊。日兵聞警倉促反抗,華方將士浴血打擊,撲滅甚多后,日兵因才能不支,紛向嘉興方面潰退,華方見目標已達,遂亦向原陣地行退,午刻,忽由嘉興方面開往日兵一千余名,在車站一帶放縱搜刮,捕去無辜青年歲十名。”
1939年5月23日:“王店方面華軍,除一周前曾將路軌螺絲釘卸去,將日兵車四列推翻,并將日兵完全撲滅外,昨日(二十日)又將自王店至硤石四周路軌的完全拆毀,致使由杭開滬之頭班車,被阻于硤石,直至中午三時許始告修復。十七日晚,華軍毛部奮力打擊滬杭線之第十三號道房,與日護路兵兩邊鏖戰甚烈,后果一切日兵三十一名,盡被華方撲滅?!?/span>
杜興寶抗日觀察條記中也說到,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5月間,王店鎮百姓帶領抗日步隊毀壞王店至嘉興的98號鐵路橋1座,撤消鐵軌12根。同時還毀壞了王店至沈蕩、至嘉興、至平湖的水陸交通要道,使日軍活動極為困難。
同年6月間,抗日步隊在鎮民的共同下,打擊了王店鎮及蓮花橋四周鐵路沿線日軍,迫使仇人退守王店、蓮花兩據點。抗日軍毀壞了鐵軌2公里,炸毀了鐵橋1座。駐嘉興日軍聞訊前來增援,也遭抗日軍夾攻。
同年11月間,抗日娘子軍在鎮民支持下向王店鐵路站日軍作第一次打擊,燒毀了車站,殺死日軍多名,緝獲了很多兵器。
民國二十九年(1940)1月間,日軍在王店鎮鐵路沿線擄掠住民物資,遭到匿伏在四周的抗日游擊隊的打擊。這一仗打死日軍2名、偽警1名,緝獲步槍4支。日軍多次挨打后,只得龜縮在炮樓里,不敢膽大妄為。
民國三十三年(1944)1月,王店鎮附克日軍駐地小嘍羅近藤穿便衣到周圍州里偵察,鎮東的游擊隊聞訊后即尾隨跟蹤察看,被近藤察覺后,拔刀猛砍跟蹤的游擊隊員,游擊隊員拔槍反擊,近藤中彈后逃回駐地殞命。近藤之死,使日軍王店駐地中隊長渡邊等大為恐慌,長時不敢隨不測出。
據海寧市史志辦撰寫的《張隅江傳略》一文紀錄:海寧人、中共地下黨員張子江于1938年春到王店鎮,潛伏在“友記”南貨店展開敵后活動,并于當年10月向導了王店鎮伙計工人的第一次反日歇工。1939年5月,張子江等率新四軍海北游擊支隊又構造了王店鎮第二次反日歇工,并炸毀了硤石鎮北鐵路113號洋橋,上心地共同了南線國軍六十二師的對日作戰。
另據王梓良《嘉興縣抗戰紀略》和薛家煜《長天悲歌―――鳳橋徐八房慘案紀事》紀錄,王店人金信正到場了國共互助時期的一致戰線構造“嘉興縣戰時政治事情隊”(簡稱政工隊),在王梓良主理的《嘉興人報》任收音員,賣力收聽、紀錄中央社等電臺的抗日訊息,交編纂整理成稿件后供報紙公布。
抗戰終期,他承繼了《嘉興人報》的主要賣力人,并于1940年秋到場了共產黨,用“金星”筆名撰文揭破日本侵襲者的暴行。其妻子、鳳橋人康強也是政工隊隊員,并在《嘉興人報》任助編譯電員。
【來自虎齋】
--END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3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