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左晨、通訊員張啟山)8月21日得悉,武漢市漢陽站站城一體化地區都市計劃及站區綜合體修建看法方案國際征集后果出爐。該方案泄漏,漢陽站將建成武漢最大的鐵路客站,成為武漢“站城交融”的新標桿。
據悉,本次國際方案征集由漢陽區人民當局、武漢市天然資源和方案局主理,武漢都市鐵路建立投資開發僅限責任公司承辦,共有27家國表里著名計劃單位構成的6家計劃團結體到場競標。征集內容包含11.45平方公里的“片區方案研討”、1.57平方公里的“站城一體化地區都市計劃”和76公頃的中心區“站城綜合體”修建看法方案計劃。
由中鐵第四勘探計劃院團體僅限公司(簡稱“鐵四院”)牽頭,與AEDAS凱達舉世(亞洲)僅限公司、深圳市都市方案計劃研討院僅限公司、武漢市交通戰略研討院、中信修建立計研討總院僅限公司、國鐵保利計劃院僅限公司構成的計劃團結體正式中標。
鐵四院干系賣力人先容,中標方案以“均衡妥當、韌性低碳、聽從體驗、文明自薦紙片”為緊張詞,打造了武漢獨占的、TOD4.0站-城-景交融共生的公用生存樞紐。漢陽站扎根武漢地區文明,以“晴川煙波”為看法,彰顯文明自傲。在交通資源設置上,以地鐵站群為支持,多觸角聯動站與城,重新構建站城均衡。在開發時序上,注意分期功效完滿和收支均衡,經過沿高鐵線打造功效復合的生態長廊,創造城泊共生、韌性生態的樞紐格式。將來,漢陽站將成為武漢“站城交融”的典范。
武漢市《“十四五”古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方案》提出,聚焦鐵路客貨運雙樞紐建立,構成“五主(武漢站、漢口站、漢陽站、武漢天河站、武昌站)兩輔(武漢東站、長江新區站)多點”客站格式;武漢今后將擁有7座火車站。
此中,“五主”火車站分工各有側重。具體為:武漢站則對接京廣高鐵等國干高鐵線路;武昌站主要運營京廣、京九等傳統線路的普速鐵路;漢口站滿意滬漢蓉等國主線的高鐵(動車)及局部普速列車停靠;漢陽站對接福銀高鐵、沿江高鐵等新一批國度方案建立的高速鐵路主線,武漢天河站是摒擋沿江高鐵經過及局部始發終到列車的主要摒擋站,
按方案,漢陽站將成為武漢市內范圍最大的鐵路樞紐。漢陽站作為樞紐“斜向”車流主要摒擋客站,統籌既有滬漢蓉通道和沿江高鐵西向始發終到車,近遠期開行客車157/280對/日,車場總范圍13臺24線(高鐵場7臺12線、城際場6臺12線),站坪高架,站房面積15萬平米,配套建立動車所和綜合工區、預留高鐵物流建立條件。
湖北日報客戶端,眷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威望的政策解讀、新穎的搶手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征功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3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