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旨里“奉天承運”,到底“奉”誰的命,“承”誰的運

時間:2023-08-08 10:06:35 閱讀:4

古時詔書里“奉天承運”,畢竟“奉”誰的命,“承”誰的運

看過古裝劇的伙伴一定對“詔書”不會生疏,每到告急時候屢屢會有詔書顯現。而閹人與詔書屢屢又是標配,天子的詔書基本上是以閹人代為轉達的。

在我們的印象中,閹人前去傳旨時屢屢會說一句“奉天承運,天子詔曰”,之后便開頭宣讀詔書的內容了。那么,我們不由會問中國古時的詔書都是這種格式嗎?這種格式又是從什么時分開頭的?

回復這個成績之前,我們有必要對詔書的宿世今生做一個扼要先容。

?圖1 古裝劇中宣讀詔書的場景

一、詔書,望文生義即天子的旨意。

查閱文獻,我們發覺“詔書”一詞最早顯現于東漢蔡邕的《陳政事七要疏》中。此中說道:“臣伏讀詔書,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無以或加?!?/strong>在古時社會,天子向臣民公布下令時為了顯得謹慎屢屢會經過“詔書”這一中介。宣讀詔書的人便成為天子的信使,遭到他人的敬畏。因此,詔書便成為帝王權利的意味。

但是詔書也是分品級的,面臨不同的宣讀目標,詔書的軸柄也是不同的。

  • 宣讀目標為一品大臣,軸柄為玉;
  • 二品則為黑犀牛角軸;
  • 三品則為貼金軸;
  • 四品、五品則為黑牛角軸。

別的,詔書的材質也好壞??季康?,均為上好蠶絲制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則為祥云瑞鶴。

詔書作為天子權利的意味,因此顯得極為緊張,那么做些防偽處理也好壞常必要的了。在詔書的兩頭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志。

?圖2 成吉思汗的詔書

?圖3 明代詔書

二、關于詔書的形質我們曉得了,那么其功效畢竟是什么呢?

除了天子下達下令外,在封賞有功官員和恩賜爵位名號時也會公布一些誥命、敕令,而轉達這些旨意的載體就是詔書。不同品級的官員有不同顏色、形質的詔書,因此關于官員來說,擁有詔書的品種、顏色越豐厚,代表官員的品級越高。

這種情況在清代最為廣泛,只需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顏色顯得十分斑斕,此中顏色品種最豐厚的是七彩詔書。但是,五品以下的官員詔書顏色則顯得十分單一,屢屢是純白綾。

?圖4 明朝萬積年間的詔書

?

?圖5 明朝弘治天子的詔書

三、接下去我們說說詔書的格式吧。

我們尋常誤以為古時的詔書開頭都市說“奉天承運,天子詔曰”,但是不然。在不同年代,詔書的格式也是不同的。

如在最初的時分,詔書的開頭屢屢會寫詔曰、制曰。但是制曰、詔曰也是有區別的,假如是詔曰則為天子口述,旁人代寫;假如是天子本人寫的則為制曰。

我們無礙來看看漢代的詔書格式。以《漢書·黃霸傳》為例,此中說道:“其以賢能高弟揚州刺史霸為潁川太守,秩比二千石?!?/strong>開頭則會說“仍往事”幾個字。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于門下省成為公布詔書的機構,因此詔書的開頭便寫道“敕門下”,固然也有稱呼“敕某”。至于開頭嘛,尋常會說“故茲詔示,想宜知悉”、“公告中外,提朕意焉”等等。

到了宋代,“詔書”的稱呼也變得較為廣泛。如宋人岳珂說:“國朝所司承旨之別;乘輿稱詔書,中宮稱教旨,儲闈稱令旨?!?/strong>也就是說,在宋代,天子公布的下令叫作“詔書”;皇后公布稱為“教旨”;太子公布的下令則稱為“令旨”。區分的云云仔細,在中國汗青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圖6 宋高宗手敕岳飛《起復詔》紙本

?圖7 詔書 上所寫的“奉天承運天子,詔曰”

由于受戲曲、電視劇的影響,我們以為古時的詔書開頭都是“奉天承運,天子詔曰”的格式。

但是不然,這種情況是到了明朝朱元璋時期才顯現的。并且句讀也不是如此,而是“奉天承運天子,詔曰”。這里就扳連到兩個看法,一個是“命”,一個是“運”。

  • 那么什么是命呢?天子代的又是什么命呢?

我們無礙看看董仲舒是怎樣說的,其在《春秋繁路》的《深察名號》一篇中寫道:“銜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strong>這也就是說,天子之以是被稱為天子,是由于銜命于天。天子即上天之子,代表天辦理人世,因此應當向對待父親那樣孝敬上天,一舉一動都要切合天意。云云則在天子頭上懸置了一個跨越性的存在“天”來束縛其權利,因此天子也并非無法無法了。因此,“奉天”之意即承襲天命之意。

?圖8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滿華文寫本五彩絹質誥命一軸

?

?圖9 道光天子的詔書

  • 那么,畢竟什么是“承運”呢?

這就不得不提及戰國時期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鄒衍最出名的看法就是“五德終始說”,所謂的五德終始就是把五行品德化,使用五行的生克,配以五色來分析汗青的演化。

我們曉得秦代尚黑,水德;

秦代是死亡周朝而創建的,因此周朝屬火德,尚赤;

周滅商,因此周朝屬金德,尚白;

商滅夏,因此夏屬木德,尚青;

夏克虞舜,因此舜為土德,尚黃。

由此,我們曉得從舜道秦,分散為土、木、金、火、水。這代表了汗青演化紀律,故稱為五德。因此所謂的“奉天承運”便是承了“五德終始之運”。

?圖10 清同治天子詔書

?圖11 光緒天子的詔書

  • 我們來看看事先的一份詔書,內容如下:

奉天承運天子,

敕曰:忠孝之家,庭訓早膺乎節義繩武之胤堂諭切凜乎綱常,光前無沗,貼后有法,爰申疏爵之榮,用章式谷之報。爾畢言,乃先王相國畢士安之子,耀州太原畢仲游之父,英資俊爽,目光如電,惠族睦宗,類晏嬰之貸眾,解衣推食同范純之好仁篤啟亢宗之嗣茂顯體國之忠,茲以覃恩,加贈爾為亞中醫生,錫之敕命于戲,麟趾超群,青鎖彰義方之訓,班衣煥采,紫宸表余慶之光。

這便是典范的明清時期的詔書,開頭“奉天承運天子”,便是分析天子上承“天命”,下承“五德終始之運”?!半吩弧眲t分析這份詔書是由天子親筆謄寫。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天子十分器重這位大臣,而關于臣子來說可以在有生之年取得如此一份詔書也是一件殊榮!

文:甪里教師

參考文獻:《陳政事七要疏》《漢書·黃霸傳》《春秋繁路》

筆墨由汗青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一切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32551.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 我要關燈
    我要開燈
  • 返回頂部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