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活節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后第一個星期日。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后第三日復活的節日。亦稱耶穌復活節、主復活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復活瞻禮。
2、初期教會用它來代替猶太教的逾越節。開始一些教會在猶太教歷的尼撒月14日舉行紀念活動;325年尼西亞會議規定每年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1582年西歐改用格列歷(即公歷)。東方一些教會仍沿用儒略歷,因而其復活節通常比天主教和新教要晚一二個星期,甚至五星期。節日期間人們互贈復活節彩蛋,象征生命和繁榮。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不確定。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3、節日象征:復活節的節日象征有復活節彩蛋和復活節兔。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