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平氣和坐下來和孩子談談,有的家長說,孩子根本不愿意理家長,都不愿意溝通。一次兩次的努力,就能看到效果?就能走進孩子內心?想什么呢,當孩子已經叛逆了,說明孩子已經積累了許多不滿,一兩次嘗試怎么可能讓孩子完全改變對家長的看法?家長需要堅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變化,孩子內心才會慢慢放下戒備,袒露真是的想法。
2、和孩子談什么,家長不要翻舊賬,不要責備孩子,不要說一切讓孩子抵觸的話。家長應該和孩子聊,孩子對未來怎么想的(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從事什么職業)。對任課老師的評價(最喜歡哪一個老師,最討厭哪一個,為什么呢),自己對學習的感覺(愿意學習嗎,怎么看待學習),對家長的想法(你愛爸媽嗎,你狠爸媽嗎,是哪些事件導致你不喜歡爸媽)。
3、了解孩子內心后,家長反思,通過多次溝通,了解孩子內心后,家長要反思自己,要怎么改變此前傷害孩子的行為,要如何鼓勵孩子,如何改變親子關系,如何讓孩子重視學習。
4、家長反思后,要先改變自己,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家長是“根”,如果不從根源改變,孩子怎么可能完全改變?所以,想改變孩子,首先家長要改變,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改變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多以鼓勵的方式,贊同支持的行為,表示對孩子關心,一定不能批評和貶低孩子。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他就會主動打開自己的內心。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