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陵十三釵觀后感(金陵十三釵觀后感1000字)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 金陵十三釵 觀后感1000字)
很想跟某個喜歡的人或者至少不是討厭的人去看一場好電影,只是總覺得這些年的電影不再像那些年有一些之作出現,很多有經典之勢的作品難免讓人有不少很假的感覺,所以難免不會太滿意。昨天看到一個很欣賞的老師在博客上發表說已經去電影院看了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這應該算是張藝謀沉寂多年的作品,我想不如也去觀后感電影院看一下,只是沒有老師的習慣,張文民老師說他很少看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若是去看,必是先看文學原作,這幾年被改編的文學作品很多,不過很多改動很大,拍成大片,卻不知道可以給觀眾留下些什么。
我不止心理素質差,我也不止膽子小,我對戰爭,驚悚,動作,科幻之類的電影基本不觸電,喜歡溫暖,文藝類型的片子,自以為活著要靠真情支撐,世界上已經有太多苦難了,何必再去添那些不必要的煩惱?老師說這部電影有點張藝謀前期的風格,我在心情不太平靜的時候走了過去,出來的時候毫無疑問也是低沉的??墒沁€是失望了,總在期待有更好的出現,或是在等高潮出現,可是電影就這么結束了,戰爭的殘酷展示了,溫情的淚水也撒了,但是少了什么,還是什么不到,甚至電影表現了什么,我在問誰?當生命面臨巨大的凌辱與威脅時,你會選擇什么?不管是從藝術上看,還是史實上,我認為它都不夠,表現得很欠缺。只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關心的是現實,歷史離我已經很遠,我縱然我知道在歷史上,各個階段,都有生命在以各種方式消失,現在,這一刻,這種事仍在繼續,我無能為力,并且有一天我也將會以某種方式離去。
生命,到底該如何解讀?當我直視金陵父親的奶奶時,我知道她身上有故事,也許不過是一個農村婦女的故事,可是她不識字,十幾歲結婚,沒有出過遠門。說她有故事,是因為她已經經歷九十多年風雨,可是她只是一個自私、刻薄、沒有見識的勞動婦女,我真的很想跟她溝通,想知道她是否懼怕死亡,想知道她在老年每時每刻的想法,想知道她是如何感知這個世界,想知道這些年她是怎么熬過來的,想知道她在聽到她最小的女兒得白血病死去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悲痛,想知道她每天在老院門口看來來往往的代代人想說些什么,想知道看到她自己的孩子一個個變得和她一樣自私,一樣忙于家事而為一點利益爭吵,一樣一天天變老是什么想法,但是這些她都不知道,母親與她關系也不好,加上年老,我已不能和她正常交流。每天坐在門口,四季如一,還有爺爺奶奶,他們看見我們去,很高興,也總想聊天,問我們近狀,樂意或是刻意說些什么,好像生命只剩下了交待的事情,而我每次同他們坐在一起,不知道該說什么,可以撫慰這些老人,一家三口,母,子,兒媳。然后突然母親的奶奶,我已經好久沒有她的印象了,經常不在家,已經不記得她是否還健在。我們這些年輕人,離家久了,想家,想親人,可是真回去了,已經開始不適應,雖然可以很放松,可是畢竟已經走出去了,怎么可以再回去呢?所以都成了無家可歸的人,流浪,漂泊,我想雖然無奈,但是還是要努力出人頭地,有條件了至少可以多留親人一些時間在人世,除此還可以做什么?每次回家,都想拉著母親的手,好好說說這些年心里積攢的話,也許還未開口已經滿臉淚,但是我終于沒有做過,母親知道活著不容易,十三不知道年輕一代的想法。
我想,支撐父母三十年辛勤勞作的動力一定是多年后我們的發達,只是我想說“爸媽,你們沒有想到我們會那么不爭氣吧!”,父母都是近五十了,還在沒日沒夜地干活,我回家三次,都沒有見過父親,我們是他們的支撐,我們的支撐在哪里呢?父母半百,我還在讓他們受苦,我是不孝的。父母如果很失望,也只能認命了吧。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1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