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雞能做什么生意(養雞每天都要做什么)
很多人都經常在尋問,女人做什么生意賺錢最好來錢快?其實,問一千遍,不如去行動一次!弄個小生意,使勁的干起來,用心去經營,那錢自然就賺到兜里來了。下邊就來看看適合女人做的生意,不起眼的小本生意有哪些?
4、烤肉店:一天晚上最多掙3萬塊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燒烤區,每天交通晚高峰過后,這些燒烤店都在自家門前的人行道上,擺桌子放凳子,支起爐子燒起炭,熱熱鬧鬧的大排檔就此拉開序幕。
沈陽的一家燒烤店老板說:養雞“我這里的肉都是真材實料,吃的客人多,當然就賺錢。最賺錢的時候是每周五晚上,最多賺到3萬塊。”有些燒烤店老板直接肉食廠購買牛羊肉,平均價格能比農貿市場售價便宜五六塊錢。以每天賣得最多的牛肉串來說,購買每斤牛肉的價格是25元、牛油是10元/斤。
每3斤牛肉加2斤牛油,能穿出將近200串肉串,平均成本0.475元/串,再加上腌肉料、烤肉料和3分錢的竹扦,成本將近0.6元/串,每串賣1.5元,毛利潤達到150%。羊肉串的成本和牛肉串差不多,每串賣到2元錢,利潤很高,但是走量比較少。
在肉類產品中,雞肉類也比較賺錢,以烤雞頭為例,零售3元/串,每串上有3個雞頭,實際成本僅有1.5元。而熟筋、板筋這類,成本能達到1.1元/串,售價為2元,毛利潤不到100%。刨除房租、人員工資、火炭、水電煤氣等成本,總體算下來,每天營業額的一半就是純利。
3、海鮮攤:毛利潤達到200%
沈陽的黃老板介紹說,海鮮的利潤確實挺大。以黃蜆子為例,飯店批發價是12元/斤,2斤能做3盤,每斤食材的成本在8塊錢左右。水煮是最省事兒的,不用額外增加成本,而如果是燒烤或者辣炒,加的輔料就多,但每盤成本也就10元錢左右,零售價是30元/盤,毛利潤達到200%。
但是海鮮的損耗比較大,要是當天晚上賣不出去,第二天就全死了,搞不好還得賠錢。
在沈陽,海鮮燒烤最賺錢的,當屬小宋烤對蝦店。每只蝦純利潤為1元,旺店每天能賣出去8000只到1萬只蝦,每天光賣對蝦就能純掙萬八千塊錢。再算上其他燒烤和啤酒的錢,每家店每天最少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據說這家店的加盟費目前已經炒到了40萬元左右。黃老板建議,沒有做過海鮮生意的人,別輕易碰這行,因為投入的食材成本大,還不易儲存,如果爛在手里,那就是一筆大虧空。
2、骨頭館:光賣毛豆一天能賺千元
在沈陽鐵西區虹橋路上的一家骨頭館,每桌客人點的第一盆大骨棒18元、第二盆就要28元。每天晚上,這家的大排檔都是這條街上最熱鬧的。老板透露說:“其實醬大骨真不掙錢,就是打著這個招牌。大排檔期間,最賺錢的當屬毛豆、雞架、啤酒這些配搭兒?!?/p>
大排檔里少不了煮毛豆和鹽水花生,這家店的價錢是6元/盤。在農貿市場上,毛豆和花生的批發價每斤都不到3塊錢,一斤毛豆或者花生通常能裝5盤,每盤的成本只有0.6元,利潤卻高達5.4元,按一晚上賣出去200盤計算,光是毛豆、花生就能賺1000多元。
醬大骨的售價是18元/盆,每盆重量在1斤左右,單純骨頭的成本是八九塊錢,再攤進去液化氣、調料、房租、人工、水電、損耗的費用,每盆也就能掙個3元錢左右。
而如果是賣雞架,6元/個,成本則為3元/個,利潤高達100%。此外,這家店比較賺錢的還有啤酒,每名客人喝三四瓶很正常。
零售價6元/瓶的啤酒,成本是3.25生意元/瓶;零售價4元/瓶的啤酒,成本是1.875元/瓶,基本都是喝一瓶賺一瓶。就連不起眼的礦泉水,毛利潤也能達到270%,比如24瓶一箱的礦泉水進價是13元,平均每瓶0.54元,一般賣到2元/瓶。如果是賣1元錢的純凈水,利潤大概是80%,不過數量比較少。
1、沙縣小吃:月純利5萬元推高沙縣房價
不起眼的沙縣小吃都要籌謀上市了。有人曾算了一筆賬:開一個60平米以下的店面,每月租金約3000元,物料成本8000元,員工工資5000元,水電費和稅費3000元,合計成本約2萬元。只要選準位置,每天接待130人,每人消費10元,月營業額約4萬。若是100平米以上的店面,能達到月純利5萬元。
來自沙縣小吃辦的數據,沙縣小吃產業年營業額超過40億元,小吃行業收入占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沙縣經濟全力打著小吃牌。從1997年開始,每年一屆小吃文化節。投資小吃文化城,開發旅游項目。
據介紹,在沙縣每10個農村勞動力,7個在做小吃。到2010年,在外從事小吃業的戶數達1.9萬戶、5.5萬余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22%和農村勞動力的60%。每天
有了錢的沙縣人,回到老家購房購車。據報道,沙縣的商品房,近六成都是小吃業主購買的。沙縣房價目前約六七千元每平方米,高出附近縣市近2000元。
而因沙縣人車買得多,甚至車牌號不夠用,借來同屬三明市的其他縣市的車牌號。
?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shenghuojineng/1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