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骨”部的三個漢字:“骭、骸、[骨隓]”。這三個字中,骭字不常用,“[骨隓]”已由它的異體字“髓”交換,僅有“骸”是古代漢語通用字。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骸”。
1、骭。讀gàn?!墩f文解字》給出的表明是:“骭,骹也。從骨,干聲。”形聲字。原本是脛骨。
(脛骨)
《廣韻·諫韻》:“骭,脛骨?!?/p>
通常情況下,骭也用以表現小腿。這也是許慎《說文》把“骭”釋為“骹”的緣故,由于支持小腿內里的骨骼就是脛骨。
《淮南子·俶真》:“雖以天下之大,易骭之一毛,無所概于志也?!奔词褂谜麄€天下去互換他小腿上的一根毫毛,他都不會心動。
《新唐書·南蠻傳上》:“衣青布短袴,露骭。”穿黑布短褲,露著小腿。
(南蠻飛刀兵露著小腿)
原本之外,骭還用以指肋骨?!稄V韻·翰韻》:“骭,脅也?!北饼R劉晝《新論·命相》:“帝嚳戴肩,顓頊骿骭。”帝嚳的肩膀高高隆起,顓頊的肋骨并在一同。
骭的小篆寫法如圖:
(骭的小篆寫法)
2、骸。讀音有兩個:
(一)hái。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注的讀音,給出的表明是:“骸,脛骨也。從骨,亥聲?!毙温曌帧T臼敲劰?。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骨空論》曰:‘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骸。’但是正謂脛骨為骸矣?!泵劰桥鋱D見上一字。
這里的《骨空論》指的是《素問·骨空論》,《骨空論》有:“骸下為輔,輔上為腘?!保ㄔ谙ゲ績膳缘母吖墙小斑B骸”),連骸底下叫“輔骨”。輔骨外表的膝彎叫“腘”。這里的骸,指的都是脛骨。
原本之外,骸另有其他用法:
(1)骨,骨骼?!稄V雅·釋器》:“骸,骨也。”慧琳《統統經音義》卷五十一:“骸,顧野王云:‘肢體之骨,總名為骸?!薄稄V韻·皆韻》:“骸,骸骨?!?/p>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span style="color: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互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尸骨燒火做飯。這是成語“析骸而爨”的出處,用以形貌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凄慘生存。好比李白《南奔書懷》:“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p>
(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2)肢體。如:病骸;遺骸。慧琳《統統經音義》卷八十二引《韻英》:“肢體諸總名為骸也。”《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庇衅叱唛L的身軀,手與腳不一樣,頭上長頭發,口中生牙齒,能站立并快步行走的,叫做人。
(蘭亭序中的“放浪形骸”)
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庇械娜藙t在喜好的事物上寄予志趣,放縱本人的肢體外出游觀(這是與上文比力互文的教學,也有說放縱肢體不受世俗禮教束縛)。這是成語“放浪形骸”的出處,成語尋常指舉動不受世俗禮儀的束縛。此中的“骸”,指的是肢體。
(二)gài。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同“胲”。足大指上長毛處的肉?!都崱蹴崱罚骸半?,《說文》:‘足大指毛也?!驈墓??!?/span>
(足大指毛處)
骸的小篆寫法如圖:
(骸的小篆寫法)
3、[骨隓]。讀suǐ。《說文解字》給出的表明是:“[骨隓],骨中脂也。從骨,隓(huī)聲。”形聲字。原本是骨髓。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骨隓],隸作髓?!薄癧骨隓]”的異體字是“髓”,《說文解字》無“髓”,我們用到“髓”,就用“[骨隓]”的篆法。
所謂的骨髓,指的是骨中的凝脂,即充溢骨內腔隙中的膠狀物質。
(骨髓)
《素問·解精微論》:“髓者,骨之充也。”王冰注:“充,滿也,言髓填于骨充而滿也?!卑拙右住杜c楊虞卿書》:“客歲六月,盜殺右丞相于通衢中,迸血髓?!敝甘孪鹊挠邑┫辔湓獗淮炭蜌⑺溃璨R。
也指髓流。揚雄《長楊賦》:“腦沙幕,髓余吾。”李善注:“鄭氏曰:‘折其骨使髓膏水?!?/p>
原本之外,髓另有其他用法:
(1)像骨髓的東西。李賀《昌谷詩》:“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敝杆蓸淞鞒龅闹骸?/p>
(2)植物莖或少數根的中央疏松局部。由薄壁構造或厚壁構造構成,它的功效是貯藏養料。
(3)比如事物的精華局部。如精華。唐李咸用《讀修睦上人歌篇》:“意下紛繁造化機,筆頭滴滴文章髓?!?/p>
[骨隓]的小篆寫法如圖:
([骨隓]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810,局部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一切)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5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