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簡介(歷史上的“華盛頓”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4-07-20 12:06:47 閱讀:6

汗青上的“華盛頓”是什么意思?

“Washington”最早被翻譯成中文時,翻譯為“瓦聲頓”。

這是1819年,英國傳教士翻譯的。

1837年,又翻譯為“華盛屯”,這照舊他國傳教士翻譯的。

今后,另有兀興騰、瓦升墩、瓦升屯、漥性吞、洼申頓種種翻譯。

中國學者徐繼畬在1844年的《瀛寰志略》初稿中,將華盛頓寫作“兀興騰”,四年后《瀛寰志略》出書,“兀興騰”全部被改為“華盛頓”。

 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祎理哲1848年出書《 地球圖說》, 最初用的譯名是“瓦升墩”。1871年再版時,書中的“瓦升墩”一概改為“華盛頓”。

今后,“Washington”的中文僅有“華盛頓”,其他譯法全部停用。

 華、盛、頓三字中的前兩個字在中文中都是美詞,好詞,用“華盛頓”交換“兀興騰”、“漥性吞”之類譯名,實踐是譯名雅化或丑化的歷程。

這是華盛頓外貌的神圣化大有干系。

美國人崇拜丑化華盛頓這天然不必說,他國傳教士將正面外貌高達完善的華盛頓先容到中國,將之與中國的“堯舜”相提并論,這直接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徐繼畬、魏源對華盛頓的評價。

如徐繼畬對華盛頓評價,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于勝廣,分裂雄于曹劉,既 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選之法,幾于天下為公,骎骎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杰矣哉!”

這段話厥后被傳教士摘出來,刻在石頭上,砌進了華盛頓懷念碑上。

在傳教士和中國知識分子的宣傳下,華盛頓就是內圣外王、雄絕千古的賢人。不僅東方君主皆不如他,就是中國帝王中,也僅有傳說中的三代堯舜與之比肩。

關于如此的人物,我們天然要用優美的詞句來翻譯他了。

不僅華盛頓云云,美國國名的翻譯也體現了丑化。

咪唎堅、亞麥里迦、亞美理駕、育奈士迭國、花旗國、彌利堅國、米利堅國、美利堅、大美國……

近代中國,華盛頓和美國以偉正光的外貌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之中,中國人用華麗的詞句來翻譯他們,這個外貌不休堅持到如今。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50222.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