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束縛軍報·束縛軍訊息轉達中央融媒體 作者:本報記者楊悅
4月29日上午9時許,青島大港的三號船埠莊嚴寂靜,靜待著俄方兵艦的到來。
暮春時節的青島港海風俗帶寒意。一艘兵艦從悠遠的海面向口岸徐徐駛來,威嚴的鐵灰色艦身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艦身上奪目標純白色舷號“011”宣告著它的身份——俄羅斯“瓦良格”號近衛導彈巡洋艦。
它的下場宛如一場大片的開頭——巨大的身軀以排山倒海之勢將擋在身前的空間碾成碎片,填滿了觀眾的視野。“瓦良格”號就像金屬堆砌而成的機器堡壘,從重產業年代遠航穿越而來。
“瓦良格”號以前不是第一次與它的中國“老伙伴”們打交道了。
從2012年起,中俄“海上團結”系列軍事練習開頭常態化舉行。2013年,2014年,2015年……作為俄羅斯寧靜洋艦隊的指揮旗艦,“瓦良格”號幾乎沒有出席過。這位以前參軍約30年的“航母殺手”,親歷了兩國水師的數次并肩“作戰”,用沉靜的目光見證著中俄的交情互信一塊走來,不休向前邁進。
中午3時,記者和我方水師官兵一同登上“瓦良格”號舉行旅行。
天空一掃早上的陰森,陽光芒亮刺眼。艦上高懸的美麗旌旗隨風飄揚,“瓦良格”號極重堅固的鐵軀仿佛也柔和了很多。
沿著高陡的舷梯登上艦艇,抬眼看去,種種裝備森羅密布,天線挺拔林立,周身縈繞著金屬特有的生澀氣味,令人以為仿佛進入了機器之城。
面向艦艏一側,記者仰面期盼,有些困難地望到了“瓦良格”號前段的最高點。
這一部位的表層修建高五層,與關閉的金字塔形主桅相連。主桅的頂端距水面的高度足有30多米。修建主體的上下支配擠滿了或半球狀、或網狀、或支架狀的種種裝備,不糜費一點兒空間。
“瓦良格”號一連了俄羅斯兵器的最大特點——焊接、漆工洋洋灑灑,裝備主體笨拙厚重,雖與精巧過細搭不上邊,但火力猛、威力強、堅固耐用。種種器具與艦體外表固然看上去有些斑駁不屈,卻仍然扛住了光陰的腐化。參軍約30年仍能在無邊深藍里劈波斬浪,這已足見其所用鋼材的堅固可靠,兵器裝備的皮實耐用。
視野回到眼前。艦艇的中部平臺上,幾條玄色纜繩溢散著略微刺鼻的油料氣味,將形如轉盤的紅褐色低臺全部圈在了一同。每個“轉盤”中央都有一個不大的鐵灰色安裝,如同用鐵盒子壘成的模子。這是8座8聯裝的里夫垂直發射艦空導彈體系。
艦艉的直升機起降平臺既不開闊也不屈坦,不僅有坡度升沉,平臺上還建有運輸彈藥的玄色軌道,與我國艦艇無停滯水平式的起降平臺大為不同。
當記者顛末漫長局促的過道,分開戰力集聚、武備嚴整的前甲板后——仿佛巨型鐵罐尋常,8座雙聯SS-N-12“沙箱”長程超聲速反艦導彈發射安裝赫然在目,該安裝裝載有多枚用于打擊水相貌標的反艦導彈。
前甲板中央,基座宛如半球堡壘外形的雙管艦炮令人眼前一亮。它是“瓦良格”號的主炮,主要用于打擊空中和水相貌標,舉行自我防衛。
主炮體系后方,火箭式反潛深彈發射器十分惹眼。發射時深彈將會被火箭推進到水底指定深度引爆,用于打擊水下的潛艇目標。
反艦,防空,反潛;多條理,多范疇,多方位……
作為一艘光彩級近衛導彈巡洋艦,“瓦良格”號在其滿載排水量凌駕11000噸的艦體中,均衡地設置了種種兵器,貌似并沒什么特別的計劃,在遠洋作戰時的戰役力卻不容小覷。
據先容,在上世紀70年代,由于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的制作維護本錢過于熱血,更為經濟小型化的光彩級應運而生。70年代末開頭制作的光彩級導彈巡洋艦承繼了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的特性,可防空,可反潛,還可獨立對海、對空、對岸作戰,作戰才能多元。
本次中俄“海上團結-2019”軍事練習中,“瓦良格”號作為俄方指揮旗艦,指揮編隊到場團結防空、團結反潛、團結接濟等多個課目標演練,進一步加強兩國水師默契,增長兩國水師交情。
在這種良性互動中,兩國水師官兵必將更好地攜手并進,協同擔負起維護海上安靜的崇高責任。
(束縛軍報·束縛軍訊息轉達中央融媒體出品)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4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