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經典美劇《老友記》在國內五大視頻網站平臺全網首播,該劇由華視網聚在國內新媒體獨家刊行。 (視覺中國/圖)
2022年2月13日,捷成股份(300182.SZ)告示稱,旗下控股孫公司新疆華秀與騰訊簽署了一筆18億元的《影視節目受權條約》。名不見經傳的“影視版權之王”由此揭開面紗。
捷成股份的版權運業務務由控股子公司捷成華視網聚(常州)文明傳媒僅限公司(下稱“華視網聚”)賣力,新疆華秀是華視網聚的控股子公司。
官網體現,華視網聚擁有的影戲、電視劇、動漫的片庫總時長約5萬小時。自2019年起,華視網聚公開聲稱本人為“舉國最大的新媒體版權運營商”。
華視網聚的商業形式是,采買影視劇獨家的信息網絡轉達權,在獨家版權的使用限期內,再向卑劣平臺多次受權分銷。卑劣平臺中,騰訊、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與華視網聚互助將近10年。2019年起,B站、字節跳動也開頭從華視網聚采買影視版權。
據捷成股份對厚交所的回函,騰訊此次置辦的影視版權總量6332部,總時長約8300小時,占華視網聚片庫總量的16.7%,受權限期為6年。
為了舉行多渠道分銷,華視網聚通常分銷給卑劣平臺的好壞獨家版權。但是,此次互助授予騰訊的版權具有排他實質。這意味著,在將來6年里,其他平臺想要置辦上述6332部影視,都繞不外騰訊。
市場廣泛以為,騰訊此舉是為了停止抖音、快手等新興短視頻玩家。
2021年4月,騰訊、優酷、愛奇藝等曾團結七十多家影視傳媒單位公布團結聲明,反抗短視頻作品中未擔當權舉行剪輯、切條等侵權舉動,維護影視版權。
影視版權大戰讓華視網聚浮出水面。它已往為何能寂靜吞下海量版權?
版權分銷業務伴隨視頻網站的崛起而顯現。
2005年前后,土豆網、優酷網、樂視網等視頻網站誕生。當土豆網等靠傾銷、會員收入掩蓋采買內容的本錢時,樂視網卻通太過銷影視版權,將采買本錢轉嫁給其他平臺,乃至完成紅利。
“一些視頻網站的采買部分不外十幾人,哪有精力去對接高明幾千個內容方?”華西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李釗向南方周末記者先容,在影視行業,高明內容消費方數目浩繁且疏散,一年出品不到一部劇的影視公司不在少數。樂視網如此的公司應運而生,對接內容產業上卑劣,是海量版權的集成商、運營商以及分銷商。
一家視頻網站的版權采買司理張杰報告南方周末記者,一些影視公司的渠道資源但是比力少,“在本人渠道不可的情況下就會賣給分銷商”。張杰入行9年,曾做過刊行人。
別的,不是每部影視劇都能找到渠道。“關于一些票房少影響力弱的影戲,拿著片子一家家找人接未必會接,版權署理商多年的干系,賣個體面的事總是有的?!鼻皹芬暩笨偛脛⑴鄨蛟谥跎洗鸬?。
據樂視網招股分析書,行家業提高早前,大多網站接納無償上傳形式,形成多量影視內容被侵權。那一時期,版權未取得充足的器重,采買價很低。
樂視網得以積累多量便宜的版權。依據樂視網招股書,公司2007年至2009年采買影戲、電視劇的均價分散為1.74萬元/部、2.68萬元/部、1.47萬元/部。三年時間,樂視網采買了3723部影視版權。
2010年,國度版權局等部分團結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辦理的“劍網舉動”,視頻網站開頭了正版化活動,業內對版權的需求增長。依靠早前囤積的版權,樂視網嘗到了優點。年報體現,樂視網2011年完成業務總收入5.99億元,同比增長151.22%,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87.05%。
依靠先發上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樂視網擁有舉國最大的影視版權庫。
事先和樂視網同享紅利的有兩類公司。一類與樂視網相似,本身是視頻網站,但開發了版權分銷業務;一類是專門的版權分銷商,好比佳韻社、亂世烈日和華視網聚。
華視網聚建立于2010年,比擬于其他對手,入場較晚。官網體現,華視網聚最早是向電視臺采買版權。2010年11月,華視網聚與央視動畫達周全片庫采買的戰略互助,次年6月,又取得新加坡最大電視臺新傳媒團體獨家受權。
版權分銷看起來門檻不高,實踐上是一門燒錢的買賣。一位在華視網聚做版權采買事情的員工報告南方周末記者,各家公司在采買版權時,價格是競爭的主要要素。
2010年支配,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攜資出場,加之各大視頻網站尋求上市,掀起了版權采買之戰,版權“白菜價”年代一去不返。
置辦獨家版權尤其需破費多量資金。依據《2014騰訊文娛白皮書》,當年顯現12部版權價格超百萬級大劇,而2012年和2013年加起來僅有8部百萬級大劇。
另據文娛產業研討機構藝恩扣問數據,2014年以樂視網、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和搜狐視頻為代表的五大視頻網站版權采買范圍到達81億元,同比增長31%。
別的,獨家影視版權的限期通常是5—10年,最長為50年,這要求分銷商不休投入資金維護版權庫。
以樂視網為例,在巨虧之前,不休在大手筆采買版權。財報體現,2012年,樂視網影視版權的賬面原值為21.30億元,到2017年年底,已增長至96.42億元。
與樂視網比擬,早前的華視網聚資金才能要弱得多。2014年,樂視和華視網聚賬上的貨幣資金分散為5億元、8708萬元,資產總額分散為88.51億元、2.63億元。
直至華視網聚碰到背景。2014年初,捷成股份花7000萬元買入華視網聚20%的股權。2015年下半年,捷成股份又以32億元將華視網聚剩余80%股權拿下,此中,12.8億元為現金付出,其他以刊行股份的辦法付出。
捷成股份最早是一家音視頻全體處理方案提供商,于2011年上市。上市兩年間,捷成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所增長,只是增速放緩。
關于這個跨界收買的活動,捷成股份在與投資者交換時表現,公司在2005年就開頭做影視節目標買賣平臺,只是由于上市必要突出主業務務,以是棄捐了這個項目。
捷成股份自上市后不休猖獗并購。壯盛時期,業務遍及版權運營、影視制造、音視頻武藝、教導信息化四個范疇。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被收買剩余股權時,華視網聚的估值高達40億元,第一次收買時,其估值僅有3.5億元。不外,華視網聚的業績體現證實白捷成股份的目光獨到。華視網聚允許2015年—2017年的扣非凈利潤分散不低于2.5億元、3.25億元、4.225億元,全部達標。
搭上本錢市場快車,華視網聚有了更多資金,進入版權快速積累期。捷成股份曾告示稱,從條約金額來看,僅2017年上半年,華視網聚的版權采買付出就達10億元。
別的兩家版權分銷商佳韻社和亂世烈日也投入了上市公司胸懷。2011年、2015年,華策影視(300133.SZ)和皇氏團體(002329.SZ)分散對它們舉行了收買。
行業格式在2018年產生劇變。
這一年,影視行業進入“盛夏”,華策影視的業績開頭下滑。佳韻社公布的產物目次體現,停止2021年12月15日,公司采買了凌駕2萬小時新媒體版權,但絕大局部電視劇、影戲的刊行時間在2018年從前。這意味著,佳韻社近幾年很少脫手采買新的版權。
亂世烈日被收買后未能完成業績允許,于2018年被皇氏團體虧本甩賣,厥后寂寂無聲。樂視網則因燒錢擴張,2017年上半年開頭喪失,欠債累累,終極退市。
2019年9月,捷成股份在一次投資者交換會上泄漏,2018年從前,華視網聚和亂世烈日、樂視網是國內三大版權運營商,其他兩家公司顯現策劃成績后,干系版權內容都被本人買下了。
自此,華視網聚開頭聲稱本人擁有國內最大的影視版權庫。
李釗表現,比擬外洋成熟的版權保護和內容付費情況,中國現在的影視版權分銷市場范圍僅為百億級別?!敖鼛啄?,國內的院線影戲票房市場范圍是五六百億元,影戲在院線下線后,其版權尋常僅有1/10不到的變現空間?!?/p>
但他以為,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進一步加強,加之短視頻的崛起,市場范圍會進一步擴展至千億級別?!鞍鏅喾咒N業務的代價不僅僅是每一部片買賣賺取的差價利潤,更是長時沉淀下去的優質版權庫,特別是獨家版權庫,互聯網內容平臺的中心競爭力就是優質內容?!?/p>
“除了每年新上映的電視劇,經典劇的分銷代價也很高,像一部二十年前火遍舉國衛視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每年的版權收入是萬萬級別的?!崩钺撜f。
換言之,版權庫是分銷商的護城河。捷成股份曾在回復投資者發問時表現,“已往內容不成再生,華視網聚對汗青片庫內容范圍化持有,即使大資金出場,華視網聚也不會對這些內容舉行轉售(華視網聚只提供按年的平臺播出受權,而不會提供轉受權)?!?/p>
2019年8月30日,第二屆江蘇(南京)版權商業博覽會在南京開幕。 (視覺中國/圖)
巨大的汗青片庫是華視網聚的一個上風,但是優愛騰崛起后,華視網聚為何還能拿到多量影視版權?
大大多情況下,在影戲上映前或電視劇上線前,版權采買方就會和片方敲定互助。
據張杰先容,以電視劇為例,片方把腳本劇照、故事大綱、人物小傳、片把戲片等評價質料發給采買方,采買方的評價部分會算出約莫的收益和產投比,然后給片方報價,這一階段就能簽署條約。
這意味著,可否拿下有潛力的版權,依托于采買團隊的專業才能。
“中國有太多的影片拍完播不了,主要的成績就是沒找到刊行渠道?!庇耙曋圃旃竞扇饌髅降亩麻L劉凱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評價(分銷商)刊行才能的緊張不是團隊輕重,而是人際干系?!?/p>
在收買華視網聚后的第一場投資者交換會上,捷成股份的副總司理就泄漏,華視網聚的團隊里有一位曾在鳳凰衛視事情過的人士,“在這個圈內里人脈豐厚、積累很多,目光獨到”。
捷成股份2015年收買華視網聚的關聯買賣報告書體現,華視網聚的創始人團隊已在傳媒、互聯網等范疇積累了近十年的專業知識和人脈資源。
此中,陳同剛、張明、金永全都曾在沖動網事情。在沖動網時,陳同剛主要賣力影視劇版權的采買、整合、分銷運營;張明承繼公司的渠道部總監,金永全任人力資源總監。沖動網是一家從事版權分銷業務的視頻網站,后被復星團體(00656.HK)收買,但因策劃不善,已退去市場。
別的,劉凱報告南方周末記者,比擬影戲,視頻網站更喜愛采買電視劇,是由于后者播出時間長,便于視頻網站插進傾銷,獲取收益。
而在優愛騰不怎樣競爭的影戲市場,華視網聚幾乎沒有對手。捷成股份曾公開表現,2016—2017年,在一切票房過億的影戲版權里,僅有《女兒國》沒拿。
兩邊偶爾也會團結采買搶手影片。2019年,捷成股份和優愛騰團結采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故國》《中國機長》等大片。
在電視劇版權市場,優愛騰的競爭也僅限于頭部劇。
劉凱先容,視頻網站的采買價格通常要比電視臺高,好比一部制造本錢1億元的電視劇,若電視臺出價1億元,那么視頻網站會多出幾萬萬元。
“買頭部劇一定是虧錢的?!崩钺摫憩F,視頻網站看重流量,即使虧本,也要獨家采買頭部劇做差別化競爭,以此引流。而為了滿意平臺內容的豐厚度,視頻網站仍會從分銷商處置辦性價比力高、數目較大、非獨家的片庫。
捷成股份曾在投資者發問“怎樣了解華視網聚與視頻網站的業務界限”時泄漏,“華視網聚置辦的更多是二三線衛視的內容,一線衛視相對較少”。
2019年至2021年,華視網聚與騰訊買賣帶來的營收分散占公司總營收的25%、15%和15%。
捷成股份董秘曾對投資者表現,“公司在BAT收入的大幅增長,絕大局部好壞獨家的販賣出來的,而不是獨家的大片賺出來的”。
華視網聚還在采買外洋影視版權。2022年2月,經典美劇《老友記》在國內五大視頻網站平臺全網首播,該劇由華視網聚在國內新媒體獨家刊行。
2016年,華視網聚在戛納影戲節上采買外洋片源。當年年底,捷成股份董秘向投資者聊起這次采買時表現,“這些片源約莫是國內未引進的,或是比力小眾的典范片,做線下刊行不夠經濟,華視網聚買來后再去做分類,一方面可以對運營體內內容舉行增補,另一方面,好的片子可以舉行線上點擊分紅?!?/p>
華視網聚的護城河是巨大的汗青片庫。 (視覺中國/圖)
上述關聯買賣報告書指出,華視網聚的競爭力之一是“首輪販賣發出本錢”的采買戰略。
張杰表現,通常頭部影視劇才干完成首輪販賣回本。以2015年國產影戲票房冠軍《捉妖記》為例,2015年7月,華視網聚從安泰影業花5600萬購入8年的受權,當年9月前,就已分銷給騰訊視頻、PPTV、樂視視頻、百視通等六家平臺,收入5056萬元。
不外,即使分銷商買到票房影響力弱的片子,也不會爛在手里。前樂視副總裁劉培堯曾表現,“署理商會拿看似一定不贏利的低價獨家啃下一部大片,但是賣的時分搭售低價收來的小片贏利,以是‘組包’這個產物計劃環節也是學問?!?/p>
華視網聚也深諳“買大帶小”之道。自2018年起,華視網聚也加大了仇家部劇的采買力度。對此,捷成股份曾在接待券商調研時表現,采買頭部劇的資金需求比力大,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也不贏利,但公司采買的緣故和視頻網站不一樣,目標是“持續改良內容庫,將來擴展刊行和增大行業競爭壁壘”。
上述關聯買賣報告書體現,華視網聚與卑劣渠道的版權分銷形式有安穩金額版權、點播分紅、保底加分紅以及置換販賣四種形式。
安穩金額版權業務形式又分為單片販賣、打包販賣及框架販賣。此中,打包販賣就是將多部影片捆綁打包,或以片庫的情勢舉行受權分銷。
框架販賣是華視網聚創新的一種形式,指的是在一定時間段內,依照商定的數目,提供不同典范和票房/收視率水平的影視版權給卑劣平臺。
上述關聯買賣報告書體現,華視網聚通常在年初就與卑劣渠道簽署框架協議,這令公司可以完成“以銷定采”。
2018年5月,捷成股份董秘在接待券商調研時表現,華視網聚采買價格的訂定是取決于卑劣渠道端的,假如卑劣一切平臺渠道的價格能掩蓋1年的采買本錢,華視網聚就能買,別的,關于BAT三家平臺,假如3年的價格可以掩蓋本錢,也可以買。
捷成股份也曾在回復投資者發問時指出,公司出幾多預算舉行單片采買取決于本人的內容刊行才能,而非資金量的輕重。
對分銷商來說,分銷得越多,就掙得越多。華視網聚不休重申“多渠道、多頻次、多輪數”的數字化分銷。比年來,除了TV端、視頻網站等,華視網聚還拓展了華為、挪動咪咕等客戶,與后者接納團結運營、收益分賬的形式。
只管華視網聚贏利,但捷成股份斥資三十多億收買它積累了多量的商譽風險。
2018年—2020年,華視網聚的凈利潤分散為6.50億元、3.97億元、4.62億元,但捷成股份的凈利潤分散為9075萬元、-23.25億元、-12.39億元。此中2018年、2019年一連兩年業績爆雷,都是由于大額計提商譽減值。
停止2021年6月30日,華視網聚占捷成股份總商譽的97%支配。同時,捷成股份商譽仍占總資產的28%,商譽減值風險仍然不低。
與此同時,捷成股份的現金流告急。財報體現,停止2021年9月30日,捷成股份的貨幣資金為1.79億元,而短期借債達10.7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活動欠債為3.46億元。
告示體現,自2020年起,捷成股份第一大股東徐子泉經常減持7次,套現約2.3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曾約訪華視網聚,公司表現,暫且不便利承受采訪。捷成股份董秘辦電話一直未能接通。
(應受訪者要求,張杰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4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