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地圖(這是一張1915年的潮汕地圖,請收好)

時間:2023-10-09 06:27:32 閱讀:4

這是一張1915年的潮汕輿圖,請收好

長光伯以前在網絡上搜刮到清代及民初有兩張輿圖按比例刻畫了事先的潮汕地區。

一張是1903年清代時日本松邑孫吉編的廣東省全圖,此中清晰地刻畫了事先潮州府的地區,約莫看到,當年潮州府管九縣,海岸線與如今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別是澄海地區,南澳島對岸是個海灣,樟林當年照舊在海邊的一個古港。




別的一張就是1915年相反由日本繪制的汕頭及潮州輿圖了。

很僥幸,長光伯在新加坡學者陳傳忠及潮州文明喜好者許立耿的協助下,從英國的保藏者手中買到了這張1915年潮汕輿圖的原件!



這張輿圖有四個局部:汕頭及潮州地區圖、汕頭城區街道圖、角石(礐石)街道圖、潮州城區街道圖。

汕頭及潮州地區圖

內里有些地名有效中文標注,其他的地名基本是用音譯的,奇異的是,有些地名是直接用潮州話發音音譯,快意溪,標注的英文是Oi-koe,就是潮州話發音,楓溪的標注是 Fong-kai,浮洋的標注是Fow-yong,很分明就是廣州話發音了。

輿圖中除了有赤色的潮州至汕頭、汕頭至漳州的公路外,另有玄色的潮汕鐵路路途及沿線各車站。

可以看到潮汕鐵路始發于潮州北關的意溪站,盡頭是汕頭站。




汕頭城區街道圖

1915年的汕頭城區面積僅有如今的幾十分之一。

以小公園為中央扇形分散至東北朝向。




輿圖中也是僅有少數緊張地名有中文標注,別的的都是英文音譯標注,很丟臉明白。

許立耿教師在網絡上找到了這張輿圖的中文圖版片,固然明晰度不高,但地名能看得很清晰。




由于汕頭比年的沖積及填海,如今海岸線與1915年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也約莫由于當年封建武藝的緣故,輿圖比例不好壞常準確,從輿圖中的同濟橋地點,可以看出右上角就是烏橋島,當年照舊一片荒涼之地,市內要經烏橋島才干抵達潮汕鐵路汕頭站,該站就是如今的汕頭汽車站。

角石(礐石)街道圖

汕頭開埠之初,景色奇麗的礐石就遭到洋人的喜愛,英美領事館、英郵電局、海關專員住宅區都駐扎在礐石,輿圖上還能看到礐石病院。




潮州城區圖

這張1915年的潮州城區圖固然不大,但信息量十分多。




輿圖右方的黑線是潮汕鐵路,潮州車站就在如今潮州賓館劈面的西車站。

棕綠色的是城墻,當年的城墻完備地包抄著潮州古城。除了如今的東門廣濟門外,西門就在西馬路尾,北門就在北馬路尾北門市場,南門就在牌坊街南端。

古城的城墻外,葫蘆山另有別的一圈城墻,那是葫蘆山腰城。

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潮州總兵吳三奇為平三藩所建。現僅存殘垣數十米。




除了完備的城墻外,事先的護城河也基本完備。

在白叟的口中,西湖還稱為城河。

這條城河沿城墻外流至南門南壕池,再經南門外流出韓江。

城墻內現中央病院處是一處池塘,在舊道臺旁另有一處池塘,它就是書院池。

如今除了西湖外,別的的城河池塘以前散失了。



長光伯還發覺了這一輿圖的一個錯誤,就是西馬路,輿圖中的西馬路是直通東門街的,但內幕上,它應該是北移至西門街對直。

西馬路下方的Kai guan-sz是開元寺,前方的路是開元路,當年的開元路照舊“斷頭路”,沒有通往如今的開元商超一帶。




相反在許立耿的協助下,長光伯也下載到這張輿圖的中文版




輿圖標注筆墨,除了街道稱呼外,最多的就是宗教場合了:城隍廟、傳教堂、星期堂、天主教會堂……

南堤頭如今鳳城公園處是英國福音病院、婦女圣經會。

橋東韓山旁英國教會堂就是如今的番仔樓遺址。

這張1915年潮汕輿圖中,應該另有很多很多信息等候我們去發掘。

免責聲明:本內容泉源于網絡,僅做分享交換之用,無任何商業用處。如有侵權,請于背景接洽責編,我們將及時處理。感激原作者的辛勞創作!

泉源:長光里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37411.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