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簡介(沈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時間:2023-08-08 10:29:47 閱讀:9

沈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泉源:外洋網

沈陽故宮鳳凰樓 本文配圖均由沈陽故宮博物館提供

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

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提起故宮,大大多人會想到北京那座氣勢恢宏的明清皇家宮殿。而在遼寧沈陽,也有一座故宮。它是清代定都沈陽后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并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修建群,中選天下文明遺產名錄。

早在20世紀20年代,沈陽故宮就被辟為博物館并開放旅行。2019年10月,隨著大清門東側的太廟完成修葺并開放展覽,沈陽故宮完成100%對群眾開放。作為保藏明清汗青與藝術極品的國度一級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館以其寶貴的古修建、富有特征的文物藏品吸引著海表里觀眾。

三個天子分期制作

“沈陽故宮自努爾哈赤后金天命十年也就是1625年始建,至乾隆四十八年即1783年基本建成,共履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制作時期,歷時158年?!鄙蜿柟蕦m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先容。

沈陽故宮占地表積超6萬平方米,共有古修建114座、房間500余間,依照修建布局和制作先后,分為東、中、西三路。

東路為努爾哈赤所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修建,為天子舉行大型慶典和聚會會議時使用,也是天子與八旗諸王和大臣議政之處。1644年,順治天子在此登位繼位。

大政殿東西兩側有10座輕重形制完全相反的亭子,稱為十王亭。離殿邇來、略微向前突出的兩座為支配側王亭,其他八亭呈雁翅狀分列,東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王亭,西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王亭。“八旗亭是各旗官員處理本旗平常事件的衙署?!崩盥暷苷f,“大政殿與十王亭的布局,與滿族天子和八旗旗主出征狩獵時扎設營帳的分列辦法一律,體現了滿清八旗制度的文明特征?!?/p>

中路又稱皇太極皇宮,自1627年開建,由“前朝”和“后寢”構成。南半部為“前朝”,即天子處理政務、會見使臣及舉行慶典之處。大清門北側正面的崇政殿為沈陽故宮正殿,即皇太極時期的“金鑾殿”。“公元1636年,后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大典就在崇政殿舉行。乾隆、嘉慶、道光幾位天子東巡盛京時期都曾坐在殿里承受群臣朝賀?!崩盥暷芟热荨?/p>

崇政殿北側為鳳凰樓,這是沈陽故宮最高的修建。樓下屬是進入寢宮區的通道,中層和表層是天子后妃便宴和念書之處。鳳凰樓北側正面為清寧宮,其東間為皇太極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哲哲的寢宮。

乾隆行宮分兩期修造。1748年在中路兩側建成東、西二所,東所為天子東巡時皇太后寓居之地,西所為帝后行宮。1781年,乾隆帝下令修造嘉萌堂和文溯閣等修建,構成厥后的西路。文溯閣是保藏《四庫全書》之所,天子駐蹕時期在此念書。

“沈陽故宮雖為分期制作,但終極構成一個主次位置明白、功效區分嚴謹、全體構圖一致的天然全體。”李聲能說,皇太極即位后突出中路,東路改為禮儀大典之用,而乾隆帝制作的行宮固然外型和裝飾接近北京故宮,但殿頂琉璃瓦沒有接納北京皇宮的滿堂黃,而是與盛京皇宮早前修建堅持一律,接納黃心綠剪邊。

如今,沈陽故宮內大大多宮殿依據汗青檔案《黑圖檔》舉行復原陳列,讓觀眾得以窺見幾百年前清朝皇宮的真實相貌。

凸顯滿族修建特征

作為清代早前皇宮,沈陽故宮修建具有光顯的滿族文明特點。

與北京故宮“宮低殿高”的修建格式截然相反,沈陽故宮為“宮高殿低”的形制,鳳凰樓前的崇政殿高11.85米,樓后的清寧宮高16.33米,5座寢宮均建于高臺上,四周圍以2.4米高的院墻?!斑@種修建格式與滿族人的生存習氣有關?!崩盥暷軋蟾嬗浾撸瑵M族人早前主要在山區生存,構成了高處建房的習氣,可以規避野獸、防備仇人。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后,承繼了這一習氣。由于沈陽是平原城,故夯土筑臺,將寢宮建于高臺之上。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立在地表上?!边@句老話形貌的滿族傳統民居特點,在清寧宮體現得分外分明。清寧宮宮門不開在正正中,而在偏東的東次間,整套房間形似口袋,是為“口袋房”。側開門使清寧宮分為東稍間和西四間兩局部,東稍間為皇太極與哲哲的寢宮,又稱暖閣。暖閣由間壁分紅南北二室,兩室均有炕,稱為龍床。西四間為寬廣的堂屋,是皇太極舉行家宴的場合和薩滿祭奠的神堂。西四間搭設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轉彎炕,稱為“萬字炕”。其南端設有肉案,北端有兩口煮祭肉的大鍋??粌扔信B鍋灶的煙道,用來燒火采暖。煙囪不在房頂,而是建在室外東南側地表上,狀如小塔,又稱“跨海煙囪”。清寧宮前的院子里直立著薩滿教舉行祭天儀式使用的索羅桿,這也是滿族民居的標志物之一。

觀眾評比心愛文物

清代康熙、乾隆、嘉慶、道光4位天子東巡拜謁祖陵時期,每次都要在沈陽故宮駐蹕。與此同時,多量皇室用品和宮中收藏被運至沈陽,從而使沈陽故宮成為清代皇家文物保藏寶庫。1914年,北洋當局創建“庶務部古物陳列所”,沈陽故宮保藏的11萬余件皇家寶貝被運往北京。新中國建立后,經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文管會等單位多次調撥和數十年持續不休的文物征集、社會捐贈,沈陽故宮構成了獨具特征的館藏系列。

沈陽故宮博物館現藏文物10.5萬件,品種豐厚,尤以清代宮廷用品、清代官窯瓷器、明清字畫藝術品見長,此中一級文物206件。

2019年,沈陽故宮博物館精選100件館藏文物展出,約請觀眾在微信平臺投票評比“沈陽故宮百姓最喜好的三件文物”。顛末幾個月的評比,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清乾隆掐絲琺瑯甪(lù)端嶄露頭角。

鹿角椅相傳由皇太極所獵之鹿制成,后又經乾隆帝修飾并雕以御制詩文,可謂沈陽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椅上部以鹿角制成扶手和靠背,下部為木制,椅心為棕繩編織,四腿外加護板并浮雕花卉,涂以金赤色漆。椅背正中刻有乾隆御制詩,表達對先祖的懷念敬仰:“彎弓曾逐鹿,制器擬乘龍。七寶何必羨,八叉良足供。庫藏常古質,山養勝新茸。那敢端然坐,千秋示儉恭。”

“紫氣東來”匾懸掛于鳳凰樓正門上,由清宮庶務府制造、乾隆天子親筆御題,具有極高的汗青代價和文明代價。匾外框浮雕金漆云龍紋飾,9條龍首接納圓雕工藝,生動機動。匾心為洋藍色,正中鑲有銅制乾隆帝御筆行書“紫氣東來”四字,題字上部中央鑲陽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璽印。

甪端是古時傳說中的瑞獸,形似麒麟而僅有一只角。明清時期,常將甪端外形的香爐置于宮廷大殿內。沈陽故宮這對乾隆時期的甪端,頭部稍向上仰,兩排劃一的牙齒間淘氣地伸著舌頭,短頸周圍是披肩般劃一的藍色描金頭鬣,臉部、頸部、足爪等處為鎏金,獨角和肢體為豆綠色琺瑯釉地,嵌以精巧的纏枝花卉紋,因外型生動心愛遭到觀眾接待。

比年來,沈陽故宮博物館不休擴展開放面積、增長展陳文物,舉行“沈陽故宮講壇”等社教活動,讓文明遺產發揚出更大的社會代價。2019年,沈陽故宮博物館旅行人次達254.1萬,同比增長24%,創汗青新高,“萬紫千紅——中國古時花木題材文物特展”“富貴滿堂——沈陽故宮的奢華典藏”等展覽取得精良反響。(記者 劉洪超)

《 人民日報外洋版 》( 2020年01月21日 第 07 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qingganjiaoliu/32559.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